
反射

重门深巷

铁门斑驳

崇德里·谈茶
从前,一个叫王崇德的商人在成都买下一块地,修建了这些中西结合风格的建筑,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崇德里。
身处繁华闹世,却隐匿于小巷深弄,小隐于野,大隐于市。灰色小砖砌成的砖楼,斑驳老旧的砖墙,川西老房子的气息扑面而来,但一走进里面又有焕然一新的感觉。
崇德里项目的设计者和运营者,是川籍艺术家王亥。“最开始我接手崇德里项目时,这个街巷已经是一个60米深的残巷了,只剩下3个院落和一个教工宿舍。”王亥反对全部拆光再做旧的打造方式,坚持在原址上修缮。“哪怕是残片,哪怕是废墟,它也是独一无二的,历史就是唯一的。”
这里有一间很有情调的茶馆“谈茶”和一家主打文化的私房菜“吃过”,还有一个小型精品酒店“驻下”。
谈茶,这里只喝茶聊天
在“谈茶”里,据王亥说:“至少保留了90%老建筑,连一根柱子都没取下。” 空间内黑白灰三色为主基调,简洁的设计,流畅的线条,柔和的灯光,现代风格强烈。
“谈茶”只有21个茶位,只售绿茶、花茶、苦荞茶三种,都是一个价格,谢绝食品,谢绝棋牌,简单,安静。
茶具也不花哨,纯白的骨瓷盖碗茶配上紫铜大壶,骨瓷盖碗亮点是盖上竟用的黑丝绳结成的盘花钮。

古老的木结构与现代玻璃钢架结构的结合

白墙树影

白墙树影